富拓集团——随着2025年7月的到来,美国政坛与经济领域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美联储的政策走向。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,通过社交媒体公开指责其货币政策“动作太慢”,并要求大幅降息;与此同时,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开始为鲍威尔2026年5月任期结束后的美联储权力交接做准备,试图以传统方式确保平稳过渡,避免政策出现剧烈波动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、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的背景下,白宫与美联储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凸显,而即将发布的关键经济数据,或将成为决定双方博弈走向的关键变量。
一、特朗普的利率诉求:政治施压与认知偏差的双重冲击
6月30日,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一张世界各国央行利率清单,并附上亲笔批注,明确指出美国政策利率应降至日本的0.5%至丹麦的1.75%区间。他在便签中尖锐批评鲍威尔:“你应该大幅降息。我们正在损失数千亿美元!”此外,特朗普还评论称,美联储决策者的工作“轻松却有声望”,但却“失败了”,美国理应将利率降至1%甚至更低。
事实上,美国历史上虽出现过政策利率低至1%的时期,但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疲软或衰退,且通胀水平远低于当前。特朗普长期混淆美联储短期利率政策与市场中长期债券收益率,忽视了后者受经济预期、通胀压力、地缘政治及机构稳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。其公开喊话不仅挑战了美联储的独立性,也加剧了外界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。
二、美联储的审慎应对:数据依赖与通胀隐忧的政策权衡
面对特朗普的强硬要求,美联储官员展现出高度谨慎。当前,美国政策利率维持在4.25%-4.5%区间,与特朗普期望的1%存在显著差距。美联储保持观望态度,主要源于当前经济环境与特朗普设想的差异:失业率处于低位,劳动力市场表现稳健;通胀率高于2%的目标水平,且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出的关税政策,可能进一步推高进口商品价格,加剧通胀压力。
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近期表示,预计美联储今年仅会降息一次,且无需立即采取行动。他强调,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通胀的影响尚不明朗,美联储需更多时间观察数据以做出决策。博斯蒂克指出:“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当稳健,我们有保持耐心的空间。”这一表态反映出美联储内部的普遍担忧:贸然降息可能加剧通胀,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增加了决策难度。
三、贝森特的权力交接布局:程序规范与机构稳定的双重考量
与特朗普的激进施压形成鲜明对比,财政部长贝森特正采取稳健策略,规划鲍威尔任期结束后的美联储主席接任事宜。鲍威尔预计于2026年5月离任,而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库格勒的任期将于2026年1月到期,这为新主席的提名和确认提供了时间窗口。
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透露,政府可能在2025年10月或11月提名新主席人选,并交由参议院确认,以保障权力交接的平稳性。潜在人选包括现任美联储理事沃勒,其具备货币政策投票权,熟悉美联储内部运作;前美联储理事瓦尔许也在候选之列,但需待空缺出现并获参议院确认后才能上任。贝森特明确表示,将遵循传统程序,避免干预美联储独立性,为未来政策稳定性提供了一定保障。
四、数据决胜局:关键经济指标对政策走向的决定性作用
尽管特朗普的施压给美联储独立性带来挑战,但后续经济数据将成为政策走向的决定性因素。若7月和8月公布的就业、消费和通胀数据支持降息,美联储可能在9月会议上重启降息周期,缓解与白宫的紧张关系;反之,若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持续或劳动力市场过热,美联储或将维持现有政策,进一步加剧双方矛盾。
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,最早可能在7月会议上具备降息理由,但前提是通胀数据无显著上行风险。即将公布的6月就业数据将为劳动力市场状况提供重要线索,而下周的通胀数据也将成为美联储决策的关键依据。此外,7月9日特朗普部分关税政策暂停到期,关税是否上调、幅度如何,以及是否因谈判推迟,都将直接影响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路径。
五、富拓集团未来展望:政策博弈背后的深层经济与政治逻辑
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持续施压、贝森特对权力交接的谨慎规划,以及美联储对关税和通胀的担忧,共同勾勒出当前美国货币政策领域的复杂图景。这场白宫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,不仅关乎利率水平,更触及美联储独立性这一核心问题。夏季经济数据将成为关键变量,若支持降息,双方紧张关系或可缓和;反之,矛盾可能进一步升级,进而影响市场信心和经济稳定性。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,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,不仅关乎国内经济复苏,也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。
添加微信